江西科技学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开放注册)
搜索
查看: 11631|回复: 1

[资料分享] 12心理学考研大纲解析 第四章(3)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12-12 15:37:2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12心理学考研大纲解析 第四章(3)



五、婴儿气质的发展

(一)婴儿气质类型学说
1.传统的四重类型说:多血质,胆汁质,粘液质,抑郁质。
2.巴甫洛夫高级神经活动类型说:弱型,强而不平衡型,强而不灵活型,强而灵活型。
3.托马斯一切斯的三类型说:容易型,困难型,迟缓型(中间型)。
4.布雷泽尔顿的气质三类型说:一般型,活泼型,安静型。
5.巴斯的活动特性说:情绪性,活动性,社交性,冲动性。
6.卡根的抑制一非抑制说:抑制型和非抑制型。
(二)气质的稳定性与可变性
气质是指生命早期出现的,在行为方式上以强度、速度、稳定性、灵活性和指向性等表现出来的个体心理的动态特征。气质特征在个体发展中是稳定的。婴儿第一年里其气质的稳定性呈连续增长的模式。2岁以后幼儿的气质特征与以后的相同特征有显著相关。但同时,气质又表现出一定的可变性。某些气质特征在后天环境的影响下会发生改变,社会环境(包括后天教养)对婴儿气质的变化有着不可忽视的持续性影响。
气质特征之所以稳定,主要是遗传的作用。不同个体婴儿期就表现出来的明显的气质上的差异,许多都属于生理反应上的差异,如反应的强度、阈限、活动水平、节律等,它们有生物学依据。但是,任何生物、遗传因素对发展的影响必须通过环境因素才能表达出来,通过环境的影响也可能在某种程度上改变气质特征的表现。

六、婴儿社会性的发展

(一)婴儿的情绪发展
婴儿出生后即有情绪表现。孟昭兰认为,新生儿即有兴趣、痛苦、厌恶和微笑四种表情。情绪专家伊扎德认为人的原始情绪反应有五种,即惊奇、伤心、厌恶、最初步的微笑和兴趣。
随着婴儿发展,在生理成熟和周围环境的作用下,其情绪不断发展变化。婴儿在5—6周时表现出对人的特别的兴趣和微笑即社会性微笑;3。4个月时出现愤怒悲伤;6—8个月时出现对最熟悉亲近者的依恋,并随之产生对陌生人的焦虑及分离焦虑等;l岁半左右产生羞愧、自豪、骄傲、内疚、同情等更高级复杂的社会性情感。同时,原始的最初的情绪反应也不断分化和发展。
(二)婴儿的依恋
依恋是指婴儿与主要抚养者(通常是母亲)问的最初的社会性的联结,也是情感社会化的重要标志。婴儿是否同母亲形成依恋及其依恋性质如何,直接影响着婴儿情绪情感、社会性行为、人格特征及对人交往的基本态度的形成。
精神分析理论家认为依恋产生于母亲对婴儿的哺育行为,由于哺育,满足了婴儿的生理需要,减轻了婴儿内驱力的强度,母亲是食物的来源,于是与母亲建立了依恋关系;行为主义理论家也强调哺育行为的重要性,主张依恋是一种习得性行为,母亲在婴儿饥饿时满足了他的需要,母亲的姿态、声调、容貌等成为食物到来的信号,因此对母亲产生了依恋。
研究(.Haz'low&Zimmerman,1959)表明,除了吃奶的满足外,还有某种东西(很可能是身体的接触)对婴儿和父母之间的依恋关系起作用。依恋不是突然发生的,它是婴儿在同母亲较长期的相互作用中逐渐建立的。鲍尔比(J.Bowlb)指出,哺育不是依恋情结产生的基础,依恋对物种的繁衍生存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它本身是有深刻的生物学根源的。鲍尔比提出了依恋发展的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无差别的社会反应阶段(出生~3个月)这个阶段的婴儿对人的反应是不加区分、无差别的反应。同样,人们对婴儿的影响也就一样,没有重要与否的差别。此时的婴儿还没有形成对某个人的偏爱。
第二阶段:有差别的社会反应阶段(3~6个月)此时的婴儿对人的反应出现了差别,是有所选择的,他们一般对母亲更为偏爱。但是这时的婴儿还不怯生。
第三阶段:特殊的情感联结阶段(6个月一3岁)这个阶段的婴儿对母亲的存在更加关切,特别愿意与母亲在一起,好像母亲成了他的安全基地,只要母亲在身边,婴儿就安心。婴儿出现了明显的对母亲的依恋,形成了专门的对母亲的情感联结。
艾斯沃斯(M..Ainsworth)等利用“陌生情境”研究法,提出婴儿的依恋类型有三种,即安全型依恋、回避型依恋和反抗型依恋。安全型依恋为良好积极的依恋,婴儿表现为不总是依偎在母亲身旁,而更多的是用眼睛看母亲,通过眼神或面部表情等和母亲交流以及与母亲有距离地交谈。回避型和反抗型依恋又称为不安全性依恋,是消极不良的依恋。回避型依恋的儿童对母亲没有依恋,母亲在场或离开对他们没什么影响。这类婴儿对母亲并未形成特别密切的感情联结。有人把这类婴儿称为“无依恋婴儿”。反抗型依恋也叫矛盾型依恋,这类婴儿对母亲的态度是矛盾的。当母亲离开或准备离开时,就表现出苦恼、反抗的态度。但是当母亲回来时,他既寻求与母亲的接触,同时又反抗与母亲的接触。
研究表明,婴儿的依恋既具有明显的稳定性,也具有可变性,不同依恋类型之间可以转换。影响依恋质量的因素有依恋的机会、抚育的质量、婴儿的心理特点以及家庭环境和文化因素。
(三)早期同伴交往
婴儿从出生后的后半年起即开始出现真正意义上的同伴社交行为。婴儿早期的同伴交往经历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以客体为中心”阶段,该阶段婴儿的交往更多地集中在玩具或物品上,而不是婴儿本身;
第二阶段——“简单交往”时期,此时的婴儿已经能够对同伴的行为作出反应,经常企图去控制另一个婴儿的行为,出现社交指向行为;
第三阶段——“互补性交往”时期,这时,婴儿同伴间的行为趋于互补,出现更多更复杂的社交行为,相互间模仿比较普遍,还可以与同伴开展需要合作的游戏。
单方面的社交,即一个婴儿的社交行为不能引起另一个婴儿的反应,是社交的第一步,这往往是出生后的第一年内的主要交往方式。当一个婴儿的社交行为成功地引发了另一个婴儿的反应时,就产生了婴儿之问的简单的相互影响。社交指向行为是简单交往时期的一个行为特点。所谓社交指向行为是指婴儿意在指向同伴的各种具体行为,婴儿在发出这些行为时,总是伴随着对同伴的注意,也总能得到同伴的反应。这一阶段的婴儿就是通过这种行为来积极地寻找自己的同伴,同时,对同伴的行为作出反应的。在互补性交往时期,婴儿之间的相互影响持续时间更长,内容和形式也更复杂,合作游戏、互补和互惠的行为在婴儿问也出现了。这个时期婴儿交往最主要的特点是同伴之间的社会性游戏的数量有了明显的增长。
缪勒和范德(Mueller&Vandell,1980)从社会技能发展的角度,把婴儿早期同伴交往分为四个阶段,即简单社交行为、社会性相互影响、同伴游戏和早期友谊。


源自:    博仁教育:borenedu.cn
      心理学考研网:xinlixuekaoyan.com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开放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访问本页请
扫描左边二维码
         本网站声明
本网站所有内容为网友上传,若存在版权问题或是相关责任请联系站长!
站长联系QQ:7123767   myubbs.com
         站长微信:7123767
请扫描右边二维码
www.myubbs.com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江西科技学院论坛 ( 琼ICP备10001196号-2 )

GMT+8, 2024-3-29 03:51 , Processed in 0.112975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高考信息网 X3.3

© 2001-2013 大学排名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